印刷行业时常面临环保法规和排放标准带来的多重难题,如何在法规限制下实现既定目标并满足要求,确实令众多企业感到困难。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印刷行业在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实际状况。
行业呼吁正本清源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一直很努力地工作,通过各种机会向国家有关部门说明行业的情况。过去,人们对于行业的分类和排污的情况了解得不准确。印刷业的各个部分造成的污染程度不一样,该协会这样做是为了让有关部门了解真实的情况,从而让政策的制定更加合理。
政策要求严格繁多
二零一九年六月,国家生态环境部门发布了关于处理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全面方案,方案中明确强调,包装制作印刷领域里的塑料软包装制作印刷和铁皮罐头制作印刷,必须进行集中治理。从2015年起,十几个省市针对印刷行业的VOCs排放出台了区域性规范,其中一些规范非常严格,甚至在国际上都是最严的,这些规范覆盖了排放的浓度、所用的材料以及生产过程等各个方面。不过,有些规定过于严厉,让相关公司承受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企业管控问题突出
虽然关于大气污染的规则对VOCs的随意排放有具体要求,但很多印刷机构并没有完全遵守。特别是那些规模不大的公司,由于管理能力有限,废气净化效果差,气体外泄的情况很常见。例如一些小型印刷作坊,车间里的空气中有害物质会直接排到外面,对环境造成了明显的破坏。
政策亮点带来希望
《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的表述令人赞同,里面一项关键举措是,倘若公司选用了符合国家标准低VOCs级别的材料,并且其排放符合标准,又且工作成果也符合规定标准,那么在这些流程上就可以不安装最终的净化装置。这项政策为公司指明了具体路径,一旦能够执行,将能协助它们减少不少费用。
技术规范提供指引
这六种组合技术属于末端治理类型,是经过验证的、按照印刷流程分类的VOCs控制措施,可以为企业全面处理污染问题提供技术支持。此外,针对包装印刷行业VOCs末端处理的工程规范已经发布,这样就解决了以往治理项目缺少标准的情况。
企业治理策略建议
印刷企业若全程采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原料,便不必推行无组织排放的捕获措施,亦可避免面临停工或产能削减的情况。软包装凹版印刷领域需从三个角度同步进行整治,在替代污染源和无组织排放管理方面下功夫,并且要安装高效且匹配的最终处理装置。
印刷领域想要在环保政策指引下实现发展,需要优先提升技术能力,还是应当首先强化内部运作?请大家谈谈自己的观点,并且不要忘记给这篇文章点个赞,再转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