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愈发关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治理,配套政策和规范持续健全,然而企业实际执行中违规现象依然存在,需要具体分析。
治理体系渐完善
我国的VOCs管控机制不断进步,环境相关准则和区域管理要求持续改进。2017年,推出了《“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防治计划》,加强了对关键产业排放的监管。2019年6月16日,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布了治理措施,指出了VOCs对空气质量的显著危害。紧接着在同年的5月24日,又制定了排放约束措施,于7月1日生效执行。
行业整治在行动
石油、有机化学、表面处理、包装印制等产业,都在推行VOCs全面治理。石化领域还实施“泄漏搜寻与修补”的技术升级。这些措施旨在降低VOCs排放量,改善生态状况。
企业违规案例多
长盛彩印的钢结构零件涂装环节,没有在封闭场所开展,也没有安装废气处理装置,废气随意散逸。某宣传企业的喷绘作业废气同样未经处理便排放到外界。它们都因为缺少配套的废气收集和净化设备,受到环保监管机构的行政处罚。
设施问题引处罚
部分公司配备了废气收集设备,不过存在故障。例如盛世彩印的浇注车间管道损坏,印务公司的处理装置失效,这些公司由于设备没有按时维护或更新,被实施了行政惩罚。
监管力度在加强
管理措施持续加强,环境监督单位对企业私下管道、紧急排放端气体泄漏检查更仔细了。盛世彩印定型设备的紧急排放端气体泄漏,因此受到了注意。
企业应对有建议
企业采购团队需要识别物料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水平,重点厂区要加大隐患检查力度,同时也可依照生态环境部2021年的指示进行自我检查。
企业实施VOCs管控时,面临的最主要障碍是什么?觉得这篇文章内容有帮助的,请进行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