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讨论了出血位这一概念及其重要性,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出血位的布置技巧,这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关键点,否则在今后的工作中可能会遭遇不少困扰。
出血位一般留多少
通常来说,印刷品的边缘出血宽度定在3毫米,这一规定大家普遍认同。以标准单张纸的尺寸210毫米乘以285毫米为参照,设计图的尺寸则是216毫米乘以291毫米,这样很容易就能观察到出血边距是3毫米,这有利于与印刷厂沟通更加顺畅。然而,对于名片这类尺寸较小且对裁切精度要求较高的物品,出血边距可以适当调整为1毫米。面对页数众多或内容复杂的书籍,我们需要事先与印刷企业取得联系,然后根据实际需求对出血边距的设定进行相应的调整。
设计时必须加出血位吗
客户表示愿意协商,但不少设计师对于在设计中加入出血位并不太适应。尽管印前软件具备一键添加的功能,但这一功能实际上是通过放大图片等手段来完成的。然而,这种做法存在一定风险,可能会破坏图片比例,甚至引发拉伸或压缩的问题。所以,在设计初期预留出血位更为合适。
出血位的设置方法
在进行专业设计时,通常会在边缘位置添加规范的线条。在开始设计之前,必须先在软件中设置好出血区域,设计过程中只需确保预留出足够的空间。以16开单张为例,AI、PS、CDR等软件均能轻松实现这一操作。
AI 的出血位设置
在AI软件中创建一个新页面,将页面宽度调整为210毫米,高度调整为285毫米。调整完毕后,页面上将显现一个黑色边框,它代表成品尺寸为210毫米宽和285毫米高;同时,还有一个红色边框出现,标示出血尺寸,即216毫米宽和291毫米高,通过这样的标识,可以直观地掌握尺寸数据。
CDR 的出血位设置方法
在 CDR 软件中,请使用 Ctrl+J 快捷键进入文档页面尺寸调整界面。将宽度调整为 210 毫米,并记得勾选“显示出血区域”这一功能。完成设置后,您会发现实线框显示的是成品尺寸,而虚线框则标示出血位尺寸。
请调整新页面的宽度至216毫米,接着在“视图”菜单中绘制一条参考线,并将这条线的水平位置设定在3毫米的位置。依照同样的步骤,设置其他参考线。完成这些操作后,参考线所围成的区域即为成品尺寸,而参考线之外的部分则是需要裁剪的出血区。此外,还有专门的加规线动画工具可供使用,它们能帮助您更精确地确定出血的具体位置。
在设计初期,你通常就会确定页面的边距设置吗?若这篇文章激发了你的一些创意,请记得点赞,并且把这份启发分享给你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