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s治理在环保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市面上治理设备的表现不一,挑选合适的设备以及如何有效使用它们,这其中涉及的学问颇多。
治理设施有讲究
各类VOCs治理设备各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很多地方的环保部门建议,采用特定治理技术的企业应当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不过,专家叶代启认为,像低温等离子体、光氧化这样的单一工艺,在处理特定浓度和性质的VOCs废气时,依然有一定的优势,并且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
规范运行很重要
叶代启强调,必须让光催化、低温等离子等处理技术的操作与维护更加标准化,同时,最好与其它技术相配合使用,这样才能有效弥补单一技术的缺陷。尽管有些企业已经购买了高效的治理设备,例如RTO装置的燃烧温度没有达到规定标准,RCO装置的催化材料也未及时更换,但它们的处理效率仍旧不高。
问末端要效率
企业一旦引入了先进的治理技术和设备,切不可因此放松警惕,真正关键在于对末端治理设施的效率追求。需定期对这些设施的处理效果、运行数据以及维护成本等关键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便判断其是否实现了既定目标,切勿轻易将某类设施判定为低效。对那些运行效率不高、稳定性差的设备,需进行改进或替换,同时也要强化其运作与维护的管理力度。
去除效率差异大
各企业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不尽相同,故而其治理设备的设计、配套装备的品质以及维护运行的水平也各有差异。即便运用了同样的治理技术,VOCs的去除效果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再者,当前许多企业对治理技术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只重视初始投资成本,这往往造成治理效果不理想,有时甚至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综合考量选方案
科研人员对企业排放的废气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接着对现有设备进行了技术提升,增加了新的设备,还研发了催化材料,这些做法显著提升了废气处理的效果。所以,企业在挑选治理方案时,务必全面评估废气的性质、初始的投资成本、日常的运营费用以及回收的收益,以确保选出最恰当的治理途径。
未来技术的方向
目前,吸附、燃烧和组合技术是治理工作的核心。面向未来,遵循“双碳”目标的指导,VOCs治理技术将努力达到低成本、高效能、低排放和循环利用的目标。吸收、冷凝、膜分离和生物技术各有其独特优势,它们的应用前景将变得更加宽广。
大家都在热议,企业在应对VOCs治理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究竟是什么?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启发的读者,别忘了点赞并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