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地区的皮毛产业非常突出,年产值能够达到二十亿之巨,更是我国毛皮产业的重要支柱。这一领域蕴含着众多知识,我计划逐一为您详尽讲解。
交易市场开业
2006年11月16日,昌黎县荒佃庄工业园区内人潮涌动,场面十分热闹。当天,一个投资达1000万元的昌黎皮毛交易市场正式对外营业。这个市场的一期工程占地140亩,设有活体交易区、皮张加工区等六大功能区域,在北方地区算是规模相当大的,属于一家专业的皮毛交易场所。首日开业,人潮如织,场面热闹非凡,众多市民争相前来目睹,这一举动为昌黎的皮毛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获得特色称号
在交易市场开业庆典中,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向昌黎县赠送了奖牌和匾额,赋予其“中国毛皮产业化基地”及“中国养貉之乡”的荣称。这既是对昌黎皮毛产业成就的肯定,亦是一种荣耀。自那时起,昌黎皮毛产业的声誉大幅攀升,国内外众多经销商纷纷将注意力集中于此地。
皮张市场抢手
昌黎的皮张很受欢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皮毛市场,对其需求都非常旺盛。皮张的产销数量持续增加,价格也在不断攀升。在这样的市场行情下,我们这些普通农民都开始把资金投入到毛皮动物的养殖中。许多村民都加入了这个行业,这不仅让村里的经济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
养殖规模扩大
全县共有446个村庄,其中344个村庄已开始饲养特种毛皮动物。目前,全县的毛皮动物饲养总数已达750万只,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只的速率持续增长。众多农民因饲养毛皮动物而增加了收入,这股势头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壮大,同时也促进了周边产业的进步。
产值效益显著
昌黎的皮毛产业年产值达20亿,净利润约为16亿。这一产业不仅让当地居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而且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东北三省及邻近县区的皮张也被运送到这里,为昌黎的毛皮交易市场和深加工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此外,它还填补了我国七大皮毛市场之一的尚村、留史等地的市场空白,吸引了众多皮毛商人和服装厂前来汇集。
规划产业发展
昌黎市为了促进皮毛行业的进步,特别设立了皮毛产业促进局。该局主要负责产业规划、吸引投资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工作。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有利条件以及新交易市场的启用,昌黎在温州、广东、河北等地广泛开展了招商引资活动,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资金和项目,目的在于加快产业升级和增强经济效益。
咱们可以探讨一下,昌黎地区的皮毛产业未来将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若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启发,不妨给它点赞,同时也不妨将它分享给您的亲朋好友。